文化
3104字 | 6分鐘閱讀
1
依靠別人,也是一種能力
累與孤獨是很多現代人的生活議題。在我們工作坊里,很多同學表達了他們的這種生活。
一方面,覺得生活壓力特別大,要扮演的角色很多,要做的事情也很多??墒悄茏龊玫氖聟s非常少,經常感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,特別挫敗,又特別累,充滿無力感。
另一方面,又覺得沒有人能幫助自己,沒有人能懂自己,沒有人能安慰自己,從而覺得特別孤獨。即使結了婚,身邊有個人,也會特別得不到相應的理解和幫助,特別失望。
如果累與孤獨這兩個議題結合到了一塊,人會直接感覺到生活的無意義感。
他們會覺得是生活讓他們特別累與無奈,其實是因為他們喪失了一種能力:
依靠別人的能力。
依靠別人的意思,就是尋求幫助。在自己做不到的時候,不想做的時候,去尋求比自己更有資源、更有能力的人的幫助。比如說:
現實層面上,晚上想去約會,就找個同事代加班。不想出去買飯,就找室友幫忙帶飯。自己扛不動大米,就找小哥哥幫忙。最近沒錢的時候,就找朋友借錢或眾籌要錢。在陌生城市找不到路,就去問陌生人路在何方。
心理層面上,感覺到孤獨的時候,就找朋友來陪我聊天逛街打游戲。感覺到困惑的時候,就找朋友出謀劃策,給予指點。
在親密關系里,不想賺錢的時候就讓對方養(yǎng)著。不想干活的時候,就讓對方承擔家務。感覺脆弱的時候,就找對方給予自己支持和安慰。
依靠別人,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。
依靠別人的意義,就是補充了自己,解放了自己。它讓你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,借助于別人的擅長,完成了自我擴展。
你依靠自己,你就只有一雙手去做事。但是當你懂得依靠別人時,你就有無數雙手去做事了。哪個更累,哪個更輕松呢?
當你不懂得依靠別人,不懂得在困難的時候尋求幫助,當你不懂得把自己的事往別人身上轉移,你就會對生活感覺到累。
這時候你就像是一灣死水,沒有補充,越來越濁。
2
凡事靠自己,只會更累更孤獨
每當在工作坊里,我跟他們說你可以試著去依靠別人的時候,他們都會本能性地有所排斥,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價值觀教育就是:
凡事靠自己。
每個人都很忙,都有自己的事。能自己做的事,就不要麻煩別人;絕不能虧欠別人的,如果別人幫了你,一定要感恩,并記得要還;找別人幫助,別人可能會拒絕,別人可能會不穩(wěn)定;只有靠自己,才是穩(wěn)定的,自由的。
這樣的價值觀,讓他們成為了在自己小世界里的一個孤零零的個體,難以與外界有更多的協作和交流,難以有更多的情感流動。
實際上,每個人都很忙嗎?
是的,每個人都很忙。但這不代表別人不愿意幫你,因為你很重要。不愿意請求別人幫助的人,其實是潛意識里有一個很深的信念:
我對別人來說一點都不重要,不重要到別人不肯為我犧牲一點時間。
找別人幫忙,就會欠別人的嗎?
是的。但這不代表欠了別人的就要還。
那些不愿意欠別人的人,是因為他們背后深深認同著“我不能欠別人的”。這個信念如此堅固且執(zhí)著,以至于他們不會考慮別的可能性。
可能你從小就被教育“不能欠別人的”,這是一個信念,并不是真理??墒?,怎么就不能欠了呢?
關系里每個人都不想欠別人的,每個人都想占據道德制高點,那相互不虧欠,這時候怎么能建立情感連接呢?
不欠別人的,你坦蕩了又如何,只會更累更孤獨。
3
你為什么不敢去依靠別人?
“不能欠別人的”,這個信念背后,則有兩個很深的信念:
第一個信念就是,覺得別人都很計較。
找別人幫忙就是欠別人的呀,可是欠了就欠了唄,為什么要還呢?
別人幫了你,需要你還嗎?
如果別人一點都不計較,你還要還嗎?
如果別人喜歡你欠他的,你也還要還嗎?
你之所以不想欠別人的,是潛意識里覺得別人會計較,別人會因此而不開心。實際上這可能是自己是個計較的投射,是你很計較。
對于別人來說,能幫助到你,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,不需要還。你的接受本身,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回報,因為你對他來說是重要的。
曾經有個姑娘找我借錢。那時候她已經走到艱難的困境了,無法再通過工資度過。那時候她很小心地向我提出這個要求,并一再保證一定會在3個月內還。
然而我告訴她:其實不用還,對你來說,這是艱難時的一筆錢,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幾天的工資而已。能夠對你有所幫助,我已經很開心了,這對我來說,就是一種價值。
第二個信念就是,覺得自己沒有價值。
即使你過不了自己心里這坎,你覺得自己需要這種輕松感、道德感或別的感覺。那你為什么要著急還,即刻還呢?
好像別人對你幫助了后,自己還起來很難一樣。
實際上,對方愿意幫助你,一定是基于了他對你的認可。他已經從你這里獲得了很多別的價值,可能是你的陪伴,可能是你的善良,可能是你曾經對他無意識地幫助,也可能是你的存在。
總之,你有很多價值,你自己不知道,但對別人來說是重要的。
所以,你完全可以把這個人情放在心里,放在一邊,在將來以某種形式再還給對方。
這時候的還,是不累的。是你擅長的,豐盈的,富足的。你以你擅長的方式還給對方,這就是你的價值。
4
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嗎?
當你發(fā)出需要幫助的邀請,被拒絕是一種概率。
如果別人愿意且恰好有能力,就會接受你的邀請。如果別人沒有這種能力或不愿意,就會拒絕你。非常簡單的一種信息交換。
然而對于很多玻璃心的人來說,他們無法接受被拒絕。對于被拒絕,會激活他們關于自己自尊、拋棄、不重要的創(chuàng)傷,所以他們寧愿自己做,也不愿意去承擔被拒絕的風險。
這時候他們內心其實有一種自戀的幻想:
凡是我提需求,別人就應該滿足我。如果我不能確定被100%滿足,我寧愿不去提需求。
對于邀請別人幫助自己、依靠別人會有羞恥感的人,其實就是對于被拒絕的羞恥。
他們生怕自己的需求得不到重視,甚至得到否定,從而感覺到自尊會受傷。他們有太多不被滿足、不被重視的經驗。
可你換個角度思考:
如果你能放下你的創(chuàng)傷,被拒絕有什么關系呢?無非是回到起點,自己再去做而已。那么就成了:如果別人接受你的幫助邀請,你就不用自己做了。如果別人沒有接受,你再自己做也完全可以。
可是如果你不發(fā)出請求幫助的邀請,你就只能自己做了。
其實健康的依戀是這樣的:
能找別人做的,就去邀請別人幫忙做。然后用自己擅長的價值,去換來對方的愿意持續(xù)提供幫助。
別人不能幫忙做的,再自己去做。
這樣的做事情順序,你會發(fā)現你有很多事情不必自己親自去做,從而釋放了大量的精力去休息和娛樂。
累死自己的人則是這樣的:
能自己做的,就不去找別人幫忙。結果就是,你親力親為的事非常之多。
5
真正的獨立,絕不是不依靠別人
凡事靠自己,并不意味著要自己親力親為。而是能看到并使用自己的價值,去換來別人為自己服務。在自己不擅長的地方,邀請擅長的人為自己去做。
這些都是靠自己,是你用自己的價值所換來的。
這是新時代的資源整合,每個人付出自己的擅長,那么就會形成一個合作的圈子。
而從不麻煩別人的人,會讓自己封閉在一個自己做的小圈子里,不與人情感互動,無異于閉關鎖國。
寓言里說過天堂和地獄的區(qū)別:
上帝發(fā)給每個人一個長長手柄的湯勺,所有人都圍著一個很大很大的鍋。所謂的天堂,就是邀請別人用勺子盛出湯給自己喝,然后自己盛給別人喝。而所謂的地獄,則是每個人都企圖自給自足,用勺子盛給自己喝。
依靠別人,可以在你不擅長的地方被補充。
依靠別人,可以讓你在疲憊的時候被安慰。
依靠別人優(yōu)先,無所依靠后再依靠自己的人,就比所有事都依靠自己的人,過得更成功而輕松。所以我想邀請你:
在自己有任何困難的時候,不是先想自己該如何去做,而是先想誰可以幫助我。
當你自己有不舒服的時候,去思考誰可以來安慰我,而不是給自己打氣說“我可以”。
你可以建立這樣的人生理念:
能麻煩別人去做的,絕不自己去做。
然后有人可能會問:
我覺得沒有人可以依靠。
這時候你要去思考:
是沒有人可以依靠,還是你不愿意多找?guī)讉€人發(fā)出需要被幫助的請求?
來源 | 叢非從(congnotcong)文 | 叢非從
文中觀點僅為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平臺立場
福建傲農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,地址: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(qū)石亭鎮(zhèn)興亭路和寶蓮路交叉處, AONONG
? 2011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11012412號-1